1.小费收费要问清。
目前,大小餐馆在茶位、纸巾、小食、服务费等项目上的收费不尽相同,消费者就餐时一定要问清。
2.对折扣和代金券要警惕。
消费者对折扣、代金券的使用时限、范围、条件等限制性的条款,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轻信商家的优惠宣传。
3.特殊收费要明白。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最低消费”等饭店的价外特殊收费进行规范。但是,经营者要做到提前告知和合理收费。如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或结账时才被告知,消费者可拒绝支付,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委会反映。
4.订年夜饭要细心。
多数家庭或单位在预订年夜饭时,只与商家约定总价及菜肴道数与品名,而每道菜肴的价格、规格、重量等关键要素并没有以书面的具体形式约定。一旦发生争议,消费者由于拿不出确凿证据,权益便难以维护。
5.对春节糖果和果盘收费要当心。
春节期间,无论是早晚茶市,还是饭市,开桌时服务员端来“大吉大利”的糖果盘,收费不菲,动辄几十上百元。建议消费者当场了解收费情况,不需要的,可马上拒绝。
6.对计量猫腻要提防。
海鲜等计量类菜肴,消费者应与服务员当面挑选和称重。同时,消费者要警惕商家用低价格吸引注意,回头再从秤上“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