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16th China International Energy Storag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时间:2026年3月23-26日
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学术支持: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
展位官方预订咨询:I85-------I8o8------o956
储能系统是未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含储量”与日俱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也开始从规模化逐步走向商业化。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也从网储、源储、户储向智能交通、智慧建筑、智慧城市、工业节能、智能算力、零碳园区、新农村等领域协同发展。
在政策机制和市场需求驱动加持下,我国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产能、新型储能产业装机规模和工程化应用项目均位居全球第一。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数据统计,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突破74GW,预计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或将突破110GW,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240GW以上。2024年储能产业产业链与供应链产值规模达7000亿以上,预计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万亿,2030年产值规模将达3万亿。
2025年是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行业内卷,需加强技术创新,结合AI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高安全、大容量、长寿命、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构网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全寿命周期的数智化管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监控和优化储能装置性能,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混合储能技术与长时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6CIES第十六届储能大会暨展览会暨将于2026年3月23-26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次大会将重点以市场应用为导向,服务和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企业对接市场渠道资源。
CIES2026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储能网与数字储能网联合承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大会期间还将发布《2026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6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 2026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招标及价格分析报告》《2026新型储能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预计有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EPC总包企业、系统集成商、储能装置企业、能源服务商、项目开发企业、投融资机构、国际采购商等100000余位嘉宾及1000余家企业参会参展交流。
作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CIES)自2011年创办以来,主办方始终坚守以高端化、品质化、国际化为特色,推动储能产业国内外供应链和渠道合作超过5000亿元,对接项目合作超过15GWh,协助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突破1000亿元,助力各类资本合作达3000亿元。
CIES2026储能大会暨展览会将设置“6+1+1”展区,包括:
A馆液流电池:
全钒、锌铁、铁铬、铁镍、锌溴、锌空、全铁、水系有机等液流电池。液流电池集成系统、EMS、BMS、PCS、温控、电气设备、集装箱、质子交换膜、非氟离子传导膜、碳塑复合双极板、金属双极板、石墨双极板、正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储罐、变流器、泵、管、阀传感系统等。
B馆储能系统设备与消防、检测认证:
高低压开关、电缆、断路器、连接器、熔断器、集装箱、风扇、温控系统、消防系统、储能电池检测、储能系统检测、储能电站并网检测、储能产品出海检测、数字化储能安全系统等。
C馆工商业与储能系统集成:
风冷储能系统、液冷储能系统、浸没式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户储系统、便携式储能系统、系统集成商、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云监控预警系统、热管理系统等。
D馆储能电池与智能装备:
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碳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锂浆料电池、钠盐电池、锂金属电池、智能化制造装备、先进储能电池材料、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散热系统、保护板、电池涂料、连接器、模组PACK、智慧物流系统、电池单体生产设备、电池模组制造设备、测试和质检设备、封装设备、标识和包装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质量跟踪系统、温度控制设备、人机界面设备等。
E馆复合储能与长时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热系统、储冷系统、氢储能、重力储能、复合型储能等。
F馆项目开发与国际合作:
光伏项目开发、风电项目开发、新型储能项目开发、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EPC总包、设计院、并网与调度、储能项目投资商、储能产品与项目保险、储能项目运维、储能电池回收、国际储能产品、国际储能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代理商、国际储能系统集成商、国际储能软件服务商等。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储能产业将以更坚定更强大的创新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与合作,更好地融入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为人类绿色低碳生活不断贡献中国储能智慧与方案。
CIES2026储能大会暨展览会将聚焦储能领域全球前沿技术和实践,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渠道,探索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促进“专精特新”技术、资本和服务等高端创新要素深度对接,展示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服务,帮助展商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渠道资源,提高自主可控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提升中国储能品牌企业快速成长的核心价值,为构建绿色、高效、柔性、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储能智慧”与“储能方案”。
十大亮点
“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简称CIES)设立于2011年,作为我国务实高效的国际化多元化储能交流与合作平台 ,助力储能行业与国内外市场和资本对接,推动新型储能商业化运营与政策机制和标准体系建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始终坚守以高端化、品质化、国际化为特色,截至目前,推动储能产业国内外供应链和渠道合作超过5000亿元,对接项目合作超过15GWh,协助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突破1000亿元,助力各类资本合作达3000亿元。
汇聚行业龙头,共绘产业未来新蓝图
既有全球储能行业领先国家或地区的重要外宾和行业协会负责人,也有“两院”院士和专业研究机构负责人;还有平高储能、许继、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科华数能、派能科技、南都电源、智光储能、美克生、同飞制冷、万金储能、协能科技、纬景储能、康晋电气、天合储能、欣旺达、华自科技、奇点能源、圣阳电源、锦浪科技、沈阳微控、中科久安、思索技术、山东电工、东方旭能、西子洁能、迈格瑞能、瑞能电气、新艾电气 、冠隆电力、优旦科技、中集装备、乐创能源、中移能源、中天储能、太湖能谷、陕鼓集团、高特电子、轻舟能科等一批优秀储能自主品牌企业将纷纷展现最强实力。
参会的储能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规模超过2万亿元,其中不少是A股市值排名前50的行业龙头企业。同时,这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全产业链企业参加的一次行业巨大盛会,涵盖系统集成、储能电池、PCS、 BMS、EMS、智能装备、温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气设备、第三方运营商以及下游应用企业40000余位嘉宾及1000余家企业参会参展交流。
亮点二:科学界与产业界融合,共商产业发展新思路
新型储能的发展潜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电力转型路径密切相关,与电源、电网、负荷的发展相互影响,需统筹研究、整体规划。要通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整体解决方案,增强电网柔性调节能力,提升对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极端情况的承受和恢复能力。汇聚社会各界的关切关注,为新型储能产业破除发展瓶颈、增添新动能。加强沟通协调与行业自律,共同营造更好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环境。
助力政学研企应进一步携手努力,推动多种技术路线新型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形成规模化效应,带动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建设,共同推动我国储能产业从创新、产业、资本、人才、市场等领域深度融合,共同构建储能技术与市场发展的全景图,展现储能在未来能源转型中的决定性角色。
通过这些议题,大会为与会者勾勒出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新路径,推进储能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亮点三:聚焦前沿技术,展示产业应用新成果
本届展会将聚焦储能领域全球前沿技术和实践,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渠道,探索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促进“专精特新”技术、资本和服务等高端创新要素深度对接,展示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服务,帮助展商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渠道资源,提高自主可控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提升中国储能品牌企业快速成长的核心价值,为构建绿色、高效、柔性、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 储能智慧”与“储能方案”。
亮点四:面向渠道用户,实现精准对接
对专业观众而言,他们也在寻找一个高品质的会议与展览平台,在学习行业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的同时,也能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最好体验,并且能收集到他们需要的最佳信息,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成功的商业决策。2026CIES除了邀请来自国内外储能同行的资深专家、行业协会、国际组织,也邀请了投融资机构、五大六小两网两建、各省地方能源集团、发展集团、EPC总包企业、系统集成商、储能装置企业、能源服务商、项目开发企业,同时定向邀请了节能用户、负荷聚合运营商、电力设计与建设公司以及铁塔、数据中心用户等。让储能从业者更多的了解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也让行业用户了解储能技术的最新应用和进展。
亮点五:与世界同行,共拓国际市场
宏观经济增长、能源安全、极端气候频现、居民用电高速增长、负荷侧用能多样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等因素,都对现有的电力供需形势和系统安全运行形成了挑战。北美、欧洲、韩、日、澳洲和中东、东南亚以及非洲对储能产品的需求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越来越多自主品牌储能企业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精力到海外开疆破土。但开拓国际市场并非易事。要充分了解各国储能支持政策、地域文化、知识产权、碳足迹、检测与认证、当地电力市场、物流运输、质保、产能、环评、法规等系列风险。在2026CIES展会上,将设置国际储能专场,主办方将邀请国际知名协会、政府官员、能源开发商和储能系统集成商,共同解读国际最新能源政策和市场机遇,同时也将同与会的中国储能企业进行现场的交流和对接。
亮点六:多元化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新型储能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 、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未来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风口”,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和企业跨界这一领域。
储能产业包含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储热和蓄冷、氢储能、长时储能等多元化技术路线。在2025CIES展会上,以锂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钠盐电池、锂浆料电池、储能系统集成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阵营将占据多数席位,储热蓄冷、氢能领域、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也有代表企业亮相,储能产业链和供应链融合协同发展。要持续强化储能供应链韧性,以更有力的政策和更丰富的合作形式积极引入优秀企业,充分发挥“链主”在产业链的优势地位,通过资源配置、打造多元化供应体系等方式,加强对新型储能产业核心技术领域“专精特新” 企业的支持、培育和孵化,促进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和创新。我国要加速推动新型储能企业多领域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新型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和生态关系 ,作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高地,期待中国储能产业在更完善的鼓励创新、保护创新制度环境下,迸发出更多创新活力,涌现出更多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球引领的创新技术。在新型储能产品转型、成本下降与技术变革叠加作用下,全球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不只是全球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储能市场,在融合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方面,同样也走到了世界前列。数字化、智能化 、碳足迹的发展浪潮对新型储能产业的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产业发展新动能。产业融合、协同创新、绿色安全、规模效益、人才支撑将成为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要素。新型储能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由此诞生更多的新市场、新机遇、新业态。
亮点七:公益评选活动 寻找储能榜样新力量
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评选委员会于2015—2025年分别发布了“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系列获奖单位名单,表彰了一批为储能产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产品、企业与科研机构,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认可,获得较好社会效应。
2026年,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与中国储能网继续将推出“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中国储能产业功勋人物”等系列评选公益活动,本次评选候选人及单位由从事储能应用领域的业主单位、系统集成商、储能装置制造企业、设计院、运营商和服务商中产生。此次活动以“责任感、推动力、影响力、引领力”为标准。通过表彰先进,希望激励储能各领域领军人物锐意革新、积极进取,为我国储能产业新局面营造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亮点八:权威白皮书成果发布,把脉市场风向
本届大会期间还将发布《2026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6中国共享储能发展研究报告》《2026中国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6新型储能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等研究成果。
该报告将聚焦全球储能产业发展形势及国内共享储能发展态势,提供储能市场的综合评估,以便决策者能够有效掌握储能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而帮助做出准确的储能投资决策。综合考虑受到增长需求、供应链体系、政策机制、成本运营和商业模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条理清晰。
亮点九: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近年来,协会秘书长接受央视新闻频道、央视财经频道、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能 源报、中国电力报 、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网等国家主流媒体采访100+次,覆盖政策解读、技术趋势、市场研判等关键议题,相关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300万+。
协会通过自身影响力倡导新型储能产业开拓创新、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呼吁并引导会员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摒弃内耗,抱团发展。积极通过内参、课题研究、产业调研、两会代表建议等形式汇总行业声音向行业主管部门反馈产业发展意见,先后40多次参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储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及项目评审会,并多次获得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工信部电子司、工信部节能司、工信部装备中心、商务部外贸司等多个部委司局发函感谢。2025年3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牵头承担国家能源局科技司“⼗五五 ” 新型储能实施案撑课题研究。
亮点十:深入一线调研掌握产业发展动态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储能产业生产建设、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发展、装备制造、项目规划、运行模式 、商业模式、投融资环境以及政策机制等方面情况,为研究推动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思路以及建议措施,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联合中国储能网、数字储能网于6月24日—7月16日开展第十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调研活动,实地走访35家企业和储能项目。
作为独立第三方平台,CIES也与国内外400多家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参展效益最大化,共享行业优势资源,一起做大、做强。
本届大会暨展览会着力打造成为储能行业与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投资机构、业主单位等各方共同交流与合作高端权威平台。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联合主办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韩国储能产业振兴会
Korea ESS 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德国储能协会 (BVES)
Bundesverband Energiespeicher Systeme e.V.
印度储能联盟
(IESA)India Energy Storage Alliance
保加利亚电力生产、储存和贸易协会
(Association for Production, Storage and Trading of Electricity)
迪拜光伏能源开发商Solarabic
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AESI
(American Energy Storage Innovations)
瑞典可再生能源电力配置服务提供商 Flower
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
江西省电力企业协会
河北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
广西电力行业协会
青海省电力行业协会
青海省清洁能源持续发展促进会
东莞市电力行业协会
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
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电动交通及储能分会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移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储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许昌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美克生能源
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旭能( 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万金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优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天通优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支持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
英国驻华大使馆商务贸易处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所
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三峡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深南电环保有限公司
华能(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研究所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投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新能源分会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泛能源与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
河北省钒钛行业协会
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
甘肃省新能源协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江苏大学
苏州大学
厦门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湘潭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山东大学
兰州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东南大学新一代储能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材料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科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
安徽海螺融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福光电子有限公司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钧能(宁波)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伊莱诺瓦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宝光智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东莞市思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冠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轻舟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旭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永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施福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L Solutions
深圳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认英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中认南信(江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
富德金煜(湖州)氢能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亿迈达泵业有限公司
澳升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内蒙古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苏州长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雷勃电气(常州)有限公司
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天睿智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乐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乐清市吉祥连接器有限公司
沧州新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松芝海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清源飞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铭星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南阳市美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云天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国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湖南群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高松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南方中集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法拉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众志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罗达莱克斯消防
宁波狮球通风机电有限公司
易捷通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景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中化蓝天集团贸易有限公司
苏州科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搏力谋自控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瑞泰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斑科变频技术有限公司
陆越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中科贝伦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安巢在线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克林斯曼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慧明谦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西安普立维尔电气有限公司
安徽腾龙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普瑞赛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恩玖科技有限公司
Intertek 天祥集团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常州欧凯电器有限公司
恩智(上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海宁艾弗洛电器有限公司
河南地特力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科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吉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黑盾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
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简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旭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诸暨市通灵实业有限公司
嘉兴市盛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红波按钮制造有限公司
诺盾新能安全技术(浙江)有限公司
云升泵业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金钠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远邦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TÜV 北德中国区
储威能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江西剑安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华阳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济南鼎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固铝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中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九龙电讯电机有限公司
青岛旭翊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红波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北极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鑫宏业线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鑫德(深圳)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浙东容器(浙江)有限公司
浙江中集马尔风机有限公司
浙江银河熔断器有限公司
南京帝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英菲电器有限公司
恩华消防(深圳)有限公司
广州瑞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春旭智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余姚市永创电磁阀有限公司
重庆跃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深圳市诚兴泰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东莞市明盛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乐清市康元汽车电器厂
禄协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宁波市郎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斯缇福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宇盛电子有限公司
威海南海碳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新确贸易有限公司
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有限公司
厦门赛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泽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市浩瑞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紫宸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格睿德电气有限公司
东莞市诚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明纬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科尼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法罗电力(浙江)有限公司
深圳库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赛尔盈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温州健坤接插件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信用卡杭州分中心
重庆中科超容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屹峰罐体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尔电子有限公司
宁波海甬威智控电子有限公司
宁波市欧耐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河北梅尔伯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惜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欧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菲尔克斯换热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航智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威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宇航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泰思泰克(苏州)检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峰煌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湖南安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睿储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惠集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臻龙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柯耐特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天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敏传感器有限公司
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龙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山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丹佛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鸿祥链接器有限公司
上海华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赛迪会展有限公司
上海希形科技有限公司
沧州市坤泰金属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欧陆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海越安全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电力集团智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博奥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杭州鹏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衡阳瑞达电源有限公司
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海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东亚电子有限公司
合肥铂兰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寺崎自动化有限公司
温州庆豪电气有限公司
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市豪诺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珠海康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海强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维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创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创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靠博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欣愿景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西安为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湖州骄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盛普流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禾来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江苏北人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驰和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中泰熔断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米勒洁净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金谷炭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启程中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超熔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华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随州常越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中国储能网
北京中储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
参展范围
一、储能系统集成及EPC总包工程
电网侧储能、共享储能电站、独立储能电站、发电侧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系统、特殊应用储能系统、离网储能系统、微电网、5G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及储能系统、轨道交通储能能量回收系统、移动储能、便携式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混合储能电站、调峰调频电站、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工业节能用储能技术、分布式发电系统、清洁供热系统、综合能源服务等。
二、新型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
1、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重力储能等物理储能技术及材料(压缩机、换热器、膨胀机、透平设备、储罐等);
2、锂离子电池:各种材料体系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
3、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铁基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及电解液、隔膜以及材料;
4、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等储能技术及材料;
5、钠离子电池、钠盐电池、锂浆料电池、铁空气电池以及其他新型电池等化学储能技术及材料;
6、镍氢电池及相关材料(镍带、隔膜、粘结剂、电解液等材料);
7、氢储能及燃料电池:氢气生产/供应设备、氢气储存设备、加氢站、燃料电池系统及组件、燃料电池相关设备及装置、测试及分析仪器,燃料电池整车等;
8、储热/冷、熔融盐储热;
9、超级电容、超导储能等。
三、储能关键设备及组件
1、IGBT、功率模组、电力电子;
2、储能逆变器PCS、储能电芯及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
3、储能消防设备(电池热管理、检测预警、火灾防控装置、电气火灾监控、直流绝缘检测);
4、储能集装箱;
5、配电设备(开关柜、电缆、交直流开关、接触器、连接器、交直流电表等)、集散控制系统DCS、远程测控设备RTU、换热器设备、工业控制器;
6、整体储能设备(如户用储能产品、集成式工商业储能柜、移动储能车)。
7、能源网络运营商、能源网络开发商、能源数字服务商、信息能源系统集成商、信息能源融合应用开发商 、储能信息网络软件开发;
8、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多网融合技术、传输技术与设备、接入设备、光纤光缆、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
四、电池测试与认证
1、各类储能电池测试仪器、设备防护、智能评估诊断技术;
2、消防安全检测与认证机构等。
五、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
1、电池行业用三废处理设备、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与设备、电池残值检测设备
2、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电池评估系统等。
六、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
1、充电桩、充电站、充电站配电设备、停车场充电设施及智能监控设备;
2、电动汽车储充换电站、车电互联、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七、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
1、光伏系统及组件设备、风电系统及组件设备;
2、并网逆变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并网控制系统、柔性输电设备、特高压输电设备、高温超导设备;
3、高温超导电缆、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保护装置、智能开关设备、变压器、互感器、智能组件、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装置
4、输配电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超导电工技术、各类新型电线电缆、复合材料、安全防护等。
八、金融及业主单位
1、五大六小两网两建集团;
2、各地能源投资集团、发展集团;
3、规划设计研究院;
4、第三方渠道运营商、负荷聚合运营商;5、投融资机构;
6、保险机构。
展后媒体宣传
CIES2024展会同期邀请到了新华网、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日报、中国电子报、新华社浙江分社、科技日报、科创板日报、南方能源观察、界面·财联社、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中国储能网、数字储能网、能源杂志社、华夏能源网、新闻晨报(周到上海) 、中国山东网、新闻晨报(百家号)、北方网财经、闽南网全站、大江网新闻、中国江西网、华声在线新闻、九龙网 、贵州网、中国山东网(百家号)、海南在线(官方)、正北方网、华声晨报网、新华报业网、山西科技报、山西科技报(百家号)、河南经济网(河南经济报官网)、西安网、青海新闻网、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荆楚网(百家号)、安徽科技新闻网、中浙网、深圳南山网、杭州网、大西北网首发、固原新闻网、新闻晨报(百家号)等多家权威媒体对此次展会进行报道。
会展招商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 1号国宏大厦A座11层
联系人:185 1808 0956(同微信)
邮 箱:2662486664@qq.com
联系方式
联系人:秘书处
电话:185 1808 0956(同微信)